所在位置: 首页> 技术文章> 振动台>
文章详情

长期在40°C环境下进行电磁振动试验会对设备造成影响吗

日期:2025-09-14 05:47
浏览次数:14
摘要:长期在40°C环境下进行电磁振动试验会对设备造成影响吗

长期在40°C环境下进行电磁振动试验会对设备造成影响吗:

简单来说,高温和振动会产生“1+1>2”的协同效应,对设备造成的影响远比单独进行高温试验或振动试验要大得多。

以下是具体的影响方面:

1. 材料性能变化

  • 刚度与强度下降:许多塑料、橡胶密封件、粘合剂和润滑剂在40°C的高温下会变软,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较低的材料可能开始进入高弹态,导致其机械强度、刚度和阻尼特性发生显著变化。

  • 膨胀效应: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。高温会导致部件膨胀,可能使原本设计合理的装配间隙变小甚至消失,从而在振动时产生额外的摩擦、挤压应力或机械干涉,导致卡死或磨损加剧。

2. 机械结构影响

  • 共振频率偏移:材料的刚度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,导致整个结构或部件的固有频率(共振频率)下降。这意味着在振动试验中,设备可能会意外地进入另一个原本不会响应的共振区间,承受远超预期的振动应力,从而导致结构疲劳、固定件松动或断裂。

  • 加剧磨损与疲劳:高温软化了材料,使其更易磨损。振动带来的持续应力循环在材料性能下降的情况下,会大幅加速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,可能使寿命急剧缩短。

3. 电气性能影响

  • 连接器与焊点问题:这是*常见的影响之一。高温使连接器塑料壳体变软,振动时插针的保持力可能不足,导致接触**、瞬间断电或信号中断。同样,PCB上的焊点、大型元器件的引脚在热胀冷缩和振动的共同作用下,更易产生裂纹甚至脱焊

  • 元器件性能漂移:电阻、电容、电感、半导体等元器件的参数会随温度变化。40°C的高温环境可能使某些元器件的工作点偏离设计值,虽然不一定会立即失效,但结合振动应力,可能会诱发间歇性故障或性能下降。

4. 散热问题

  • 设备在高温环境下本身散热效率就低。如果振动导致散热片松动、风扇性能下降或损坏,会进一步引起设备内部温度升高,形成过热-性能下降-更热的恶性循环,*终可能导致热关机或元器件热损坏。

为什么要在这种严苛条件下测试?

正因为存在这些协同效应,进行高温振动综合试验具有极高的工程价值:

  1. 暴露潜在缺陷:很多在常温振动下不会出现的问题,在高温下会暴露无遗。它能发现单一环境试验无法发现的故障模式。

  2. 加速寿命测试:这种严苛条件可以模拟设备好几年使用中可能遇到的*恶劣情况,在短时间内验证其长期可靠性,是一种有效的加速老化手段。

  3. 验证设计边界:检验设备在极限工况下是否仍能正常工作,确保其有足够的设计余量(Margin)。

  4. 符合标准与规范:许多行业标准(如汽车电子领域的ISO 16750、**领域的MIL-STD-810、航空航天等)都明确要求进行不同严酷等级的温度-振动综合试验,以满足认证要求。